瞭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2022 年 2 月 16 日,安徽省合肥市泰山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开学典礼上体验“旱地冰壶”游戏 周牧摄 …

  2022 年 2 月 16 日,安徽省合肥市泰山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开学典礼上体验“旱地冰壶”游戏 周牧摄 / 本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21年的46.7%,户口迁移政策普遍放开放宽,中西部地区除省会(首府)外,基本实现了城镇落户零门槛

  ◇为了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十四五”期间,我们仍要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期,一些地区陆续下达2022年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重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北京、黑龙江等地银保监部门发文,要求提升农民工等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加强对吸纳新市民较多区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城镇化率提升背后,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的提升。从“进得来”到“留得住”,从“打工人”到“新市民”,从“单打独斗”到“举家迁移”,新型城镇化不断呈现新气象。

  工作是否稳定、劳动权益是否有保障、有没有地方住、子女教育有没有着落、看病能否报销……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处理好这些关切,这是新市民安居乐业的客观需要,也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1.3亿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5月10日上午,《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进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在一楼公安综合窗口前看到,不少居民正在咨询、办理户籍迁移等户政相关业务。

  “本省农村户籍人口办理城市落户只要十分钟,这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户籍民警杨燕介绍,“仅2021年以来,庐阳区就新增落户近7200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办理城市落户的进度明显加快。从事户政工作10年的杨燕告诉记者,前些年,“村里人”想在城里落户需要在迁出地、迁入地之间奔波数趟,如今长三角范围内人员落户合肥可以“一站式”办理。

  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安徽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一项做法。记者从安徽省公安厅了解到,近年来,安徽省不断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进一步规范集体户管理,全力破除迁移户口的“暗门槛”“玻璃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目前,除合肥按大城市标准实行就业满两年、购买社保满一年的落户政策,其余15个市基本实现入户“零门槛”。

  2015年至2020年,安徽省每年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人数都在100万人以上,且增速呈逐年加快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是重要任务之一。”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教授说,从实际成效来看,最大的进展是缓解了农业转移人口进城的难题,在各方加大投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推动下,“形象地讲,‘进得来’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20—2021)》,云南省昆明市取消城区落户限制,实施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年度财政预算及建设用地规模向吸引人口较多的城区倾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放开主城区二环以外区域落户限制,逐步取消各种与户籍相挂钩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差别化政策,2010~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增加50余万人……我国各地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

  2014年以来,全国有1.3亿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21年的46.7%,户口迁移政策普遍放开放宽,中西部地区除省会(首府)外,基本实现了城镇落户零门槛。

  围绕“人的需求”做优公共服务

  位于南太湖之滨、苏浙交界之地的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自古就以纺织闻名。伴随产业集聚和发展,织里镇城市能级不断提升,目前城镇人口增加到约45万,其中有约10万本地人口和35万流动人口。为了让新老居民宜居宜业,织里镇注重抓好城乡统筹,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如今的织里,多所学校先后投入使用,1万多新居民孩子的入学问题得以解决;新启用的吴兴区人民医院,让新老织里人切实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投资3亿元建成的利济文化公园成了当地百姓休闲的好去处……织里镇镇长陈勇杰表示,该镇着力围绕“人的需求”做文章,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建设美丽城镇营造美好生活,让新老居民安居乐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蔡翼飞表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地在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快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一步要开拓市民化思路,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等,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市民化的标准。

  据安徽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副处长华工厂介绍,近年来,安徽省围绕关心关切,办好重点实事,进一步做好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工作,全面消除随迁子女就学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安徽省流入地参加中考,并报考高中阶段学校,平等享受高中招生政策和享有优质高中教育资源。2021年秋季学期,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32.76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的30.83万人,占94.1%。

  在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今年将积极扩大公办学位资源,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优先将随迁子女占比较高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推动参保扩面;等等。

  织密“政策网”促进融入城市

  今年32岁的曾晓萍老家在福建漳平,一直以来是农村户口,2020年底,她和丈夫在城里买了房,半年后转为城市户口,现为中铁四局集团江西九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员工。

  为了更好融入城市,曾晓萍从未停下忙碌上进的脚步。这两年,她一直在提升自己本来的专科学历,目前已完成专升本的学习,努力争取晋升管理岗位。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还在于一系列政策举措在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20—2021)》,北京市延庆区结合世园会和冬奥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构建“政府发单、群众点单、机构接单、企业收单”全培训链,开展各类培训约9.7万人次,培训后就业7000人;河北省涉县在农民家门口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培训6000人次。

  “为了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十四五’期间,我们仍要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尹稚认为,特别要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配套政策体系等方面综合发力,加快补齐短板,“力争在‘住得下’‘活得好’‘融得进’方面上一个大台阶。”

关于作者: 现代农业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