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蜀大地的涪江之畔,遂宁市船山区正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擎,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川渝合作示范区,船山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成功构建了以“生猪+大豆”种养循环为主导的全产业链体系,成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船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园区内,西南首创的生猪“四化”养殖模式(节约用地、用水、人工、自动化管理)成为亮点。以齐全立体智能养猪场为例,这座9层高的智能化养殖场仅占地9.95亩,却实现了年存栏8000头能繁母猪、出栏仔猪近20万头的产能,土地利用率较传统模式提升95%。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园区实现了生猪生长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分析,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园区还建立了四川省优质生猪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推动无抗养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确保猪肉产品健康安全。高金公司培育的“庄园黑猪”更是以高品质肉质获得市场青睐,售价达到普通猪肉的2-3倍,成为高端市场的宠儿。
绿色循环:产业与生态双赢
船山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了“猪-沼-粮”种养循环体系。通过粪污干湿分离、大型沼气池和水肥一体化管网,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反哺农田。园区内的大豆种植基地采用玉米套种大豆的复合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船山区大豆规模化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产量0.73万吨,其中高蛋白品种“南夏豆27”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7.9%。
在加工环节,园区内的饲料兽药企业年产值达7亿元,成为西南第二大生产基地;而“中国肉类罐头之都”的美誉更是让船山的猪肉制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屠宰量达300万头,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
联农带农:共享发展成果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让农民受益。船山区探索了多种联农带农机制,如“四六分成”“双保寄养”等模式,确保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分享红利。以“共享猪圈”项目为例,桂花镇渡槽村通过盘活闲置养殖场,鼓励散养户参与集中养殖,带动农户年均增收560元。2024年初,该村首次分红2.8万元,村民喜笑颜开。
此外,园区还通过农事服务超市、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举措,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对接服务。顺意通公司的数智化服务中心更是打通了“从种子到筷子”的全链条安全监管,助力农产品品牌提升。
品牌引领:擦亮“遂宁鲜”金字招牌
船山区依托“遂宁鲜”“船山香”等区域公用品牌,重点打造了无抗生猪、遂宁白芷、豆腐干等特色产品。其中,“船山豆腐皮”和“遂宁豆腐干”凭借独特工艺和优良品质,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2年,船山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省五星级“生猪+大豆”园区进入国家创建名单,2024年12月,船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全国52个参加考评的产业园中,以全国第7名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最终认定,展现了强劲的发展潜力。
未来展望:迈向国家级产业园
随着“遂宁鲜·梦工场”等项目的落地,船山区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集生产、加工、科研、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船山力量”。
在这片涪江滋养的沃土上,船山区正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支点,撬动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梦想照进现实。